台泥嘉義漁電共生發電動工

發佈日期:

台泥集團(1101)全力發展綠能,與台鹽合作在嘉義打造的「台泥嘉謙綠能嘉義漁電共生案」今天正式動工,目標明年7月開始正式發電,成為台灣第一宗進入實質建置的漁電共生案。

此次台泥主導的漁電共生計畫,委由台鹽旗下台鹽綠能統包工程,擬在60公頃的塭堤上,建設一座約43MW的太陽能電廠,預計2021年7月開始發電,平均年發電量達5,400萬度,可供應超過1.6萬戶家庭1年所需用電,20年累計可減少碳排放量達1,55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。這成為國內首宗進入實質建置的漁電共生案場,具有示範性的指標意義。

台灣政府積極推動「能源自主」,目標到2025年,再生綠能占我國供電比例要達到兩成。其中具有乾淨、安全等特點的太陽能,被視為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能,不過台灣國土面積狹小,陸地可架設光電模組的面積無法達到綠能發展目標,必須考量將水域納入光電架設區。

根據漁業年報,台灣內陸魚塭總面積約3.38萬公頃 ,約可提供1.35萬公頃供光電架設。漁電共生希望在維持原有漁民養殖行為下,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能光電,不僅落實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,也充分展望循環經濟的精神,為國內的全新嘗試,希望能創造養殖、創能與環境三贏。

台泥主管表示,除了今天動工的漁電共生計畫裝置容量43MW,接下來還會繼續投入推動,中期希望能朝200MW的目標邁進。

今天的動土典禮,包括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,台鹽董事長陳啟昱、嘉義縣長翁章梁都親自出席。張安平指出,台泥嘉謙綠能嘉義漁電共生案是台灣第一個動工的案子,這一路走來歷經3年,跨中央政府、地方政府和各部會的通力合作,彰顯綠能的重要性。

他說,今年10月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熱的10月份,北極圈有大幅融冰滑落,對地球的影響目前不得而知,但這讓我更清楚發展綠能的重要性。台灣需要綠能才能繼續發展,台泥集團非常願意配合政府的政策,協助把台灣打造成一個綠能島,希望嘉義漁電共生案能成為台灣最漂亮、也最標竿的案子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ighteen − 5 =